找到相关内容165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10)

    摄持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《法华经》云:“为一切众生,欢喜而爱敬。”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众生,在做的过程中,要有欢喜心、爱心、恭敬心,假如有了这种心,则肯定有非常大的意义。 有些善事依靠精进,...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! 在第七品《精进品》中,为对治种懒惰,作者分别讲了四种助缘、两种力量(实行力和控制力,后者亦名主宰力)。在实行力当中,下面讲出现罪业时应如何制止。 癸二、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08364114100.html
  • 学佛的方法

    ,就是这样修的,他所以后来能够成就佛果,就是他最初的发心——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  4、皈依之后一定要发心,要发菩提心。讲菩提心就是种心,第一是修出离心,对这个悲苦的世界要出离、要超脱。第二得有...:  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,  勤修戒、定、慧学,  熄灭贪、嗔、痴毒,  净化身、口、意业。  (一)首先我们讲讲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。  皈依是什么意义呢?皈是皈投,皈向;依是依托,依止;皈投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1540190.html
  • 华严发菩提心章

    年纳锦绫山曼陀罗院     华严发菩提心章    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     发心第一   初中问曰。云何名为发菩提心。答曰。依起信论有种心。一者直心。正念真如法故。二者深心。乐修一切诸善行故。者大悲心。救度一切苦众生故。依此心各曲开十门。就初直心中具有十心。一者广大心。谓誓愿观一切法悉如如故。二者甚深心。谓誓愿观真如要尽源底故。者方便心。谓推求简择趣真方便故。四者坚固心。谓设逢极苦乐受此观心不...

    法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0643250.html
  • 隋唐以前流行的主要禅法

    世间,宽阔无量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二十对四无量心作了详细的介绍,说"慈名爱念众生,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;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;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;舍名舍种心(即上面的慈、悲、喜心),但...门禅。北凉昙无谶所译《菩萨地持经》卷以不净观、慈心观、缘起观、界分别观、数息观作为五种"度门"。此为五门禅的另一种说法。现按以下的顺序对这些禅法尽可能地用通俗的语言略作介绍。 一、数息观 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5746960.html
  • 慈悲带来丰足自在

    幸福,悲就是协助别人消除痛苦,喜就是给予别人欢喜,舍就是无所求而行于布施。《大智度论》上说:慈名爱念众生,常来安稳乐事以饶益之;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、心苦;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喜欢;舍名舍种心...中外的至德,是大智慧的表现,是完美人生的途径。  人类为了克服原始的不安,大抵采取麻醉、拥有和博爱种方法,但种方法之中,只有博爱才能真正解脱不安。佛陀为了使人类精神生活能从苦恼中超脱出来,便提出了...

    郑石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547831.html
  • 识自本心

    真如性,实乃言如来藏自体实相,此心系断一切暗疑邪执,於动静默语中,体验真实无妄之理智的。  除肉团心不必再言外,其他缘虑、集起、真实种心种不形式的表现,都与八识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...识自本心  陈延进博士  《无尽灯》63 / 1974 春季  (一)前言  (二)心有四种  ()阿赖耶识  (四)觉的心  (五)不觉的心  (六)心生灭因缘  (七)无明起染心  (八)如来...

    陈延进博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1149066.html
  • 禅与生命体悟

    称之为“学”:戒、定、慧。“戒”就是指各种各样的戒律,修行者通过戒律来自我约束。佛教认为,人生充满了苦和烦恼,因为人存在着种心:贪、嗔、痴。佛教用“学”来治服这“心”。“戒”就是来对治“贪”的。贪一般指生理上面的一些欲求,基本戒律都是限制生理方面的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5252323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(上)

    接引的仪相就不同,他们往生之后的得益也各有不同。现简述如下:  (1)上品上生︰谓发至诚心、深心及回向发愿心之种心,又慈心不杀,修诸戒行,读诵大乘方等经典,修行六念,回向发愿,愿生彼国,经一日乃至...从魏晋时代开始,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类经典就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,直到南宋时代基本结束。一千年间传入中国的观音经典可以划分为七个大的系统:一是净土往生系统;二是受记系统;是华严系统;四是般若系统;五是救难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2754544.html
  • 从西方极乐世界到人间净土(下)

    原因就在这里。观经中有九品往生:  凡生西方有九品人,上品上生者,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,发种心即便往生。何等为?一者至诚心,二者深心,者回向发愿心。具心者必生彼国,复有种众生,当得往生。何等为...从西方极乐世界到人间净土(下)  释真慈  、求生极乐世界 必须建立人间净土  (一)、往生条件  求生极乐世界 ,必须建立人间净土,如何建立人间净土?首先要明了念佛的意义。佛是觉、正、净,觉而不...

    释真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2159604.html
  • 文殊菩萨禅法

    种心。它们所对应之地为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》卷上指的“信行地、净行地、如来地。于中前十六住显示信行地,证道住处是净行地,后上求佛地”。这地共有十八住,仅信行地就走过了漫长的...相。”这里佛说的能够速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一行三昧,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禅法。那么,何谓一行三昧呢?三昧,又作摩地,意译曰正守、等持,即调正心行、处所,使心离开昏沈、掉举,止于一境,平等安静,...

    崔正森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5460999.html